【分享】
昔日泼墨“黄三峡” 今朝归去山水间
栏目:杂志 发布时间:2007-09-06
 他一生痴迷于三峡的雄秀,曾先后21次赶赴三峡采风,画逾2500张,被画界誉为“黄三峡”。  他在青年时代就深得徐悲鸿、傅抱石等大师的真传,对传统艺术的执著追

昔日泼墨“黄三峡” 今朝归去山水间(图1)

  他一生痴迷于三峡的雄秀,曾先后21次赶赴三峡采风,画逾2500张,被画界誉为“黄三峡”。

  他在青年时代就深得徐悲鸿、傅抱石等大师的真传,对传统艺术的执著追求,奠定了他卓越山水画家的地位。

  他的座右铭是:为山川代言,为时代作画。

人物小传

黄纯尧

  1925年生于成都,1947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,师承徐悲鸿、黄君璧、谢稚柳、傅抱石、陈之佛诸先生。全国美协会员。曾任南京师大美术系教授、江苏美协副秘书长、常务理事。离休后回成都,任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教授,兼任四川大学教授、中国诗书画研究院院士、四川省文史馆馆员等职。长期从事中国画史教学与研究,同时进行山水画创作。作品曾两次参加全国美展,并在京、沪、穗、深、成、渝、宁等地举行个展。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、美术馆以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、布什两位先生收藏。出版《黄纯尧画选》《黄纯尧画集》《黄纯尧山水画集》《黄纯尧山水百图集》《三峡系列》《黄山系列》《黄纯尧题画诗稿》,小传被收入国内和日、英、美多种辞典,获美国传记学会杰出人物奖,中外16个书画团体联合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称号,获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学术编委会银奖。

 

总理指示

驻外使馆悬挂“五线谱”

  上世纪七十年代,黄纯尧还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的教师。一天,他听说太湖的西山岛通电了,电线凌空横跨辽阔的湖面,架到了西山岛。这令黄纯尧激动不已———1964年,他曾经带学生到太湖的半岛东山写生,农村通电在当时还不是一件简单事。画家的直觉和敏锐,让他觉得“电线横跨太湖”,是一副不可多得的场景。

  他立刻叫上朋友,背着画笔、画板,直奔东山。结果走到半山腰,一场暴雨不期而至。第二天,雨过天晴,他们登上山顶,一副秀丽的场景展现在眼前:辽阔的太湖上,泛着粼粼波光。五根高压电线,从山头铁塔上倾泻下来,优雅地穿越太湖,一直延伸到湖对面。画面的左侧,间或可见杨梅树、稻田点缀其间……目之所及,一派生机盎然。

  黄纯尧画兴大作,马上铺纸执笔———湖光山色中,五根高压电线横空而出,逶迤绵延,名震一时的《银线横空谱新歌》由此出炉。但出乎意料的是,此画在送全国美展筹备工作委员会评审时饱受“争议”:五线入图,感觉别扭,以前中国画可从没人这样尝试过!但这幅打破常规构图的画作,却得到了周总理的赞赏:“这幅画突破山水画陈规,又表现了社会主义的新景象,很好!”他当场表示,要请作者再画一批画,让我国驻外国大使馆都要悬挂上这幅画。这幅画曾被上海书画出版社制作成1975年的年历,印刷了60万份,后来此画有了个“绰号”———五线谱。

隐居成都

二十年笔墨代言故乡山川

  事实上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,黄纯尧还是大学校园里的一名美术史论家。在成都画院院长田旭中看来,他的山水画创作的成熟期,应该算在成都的二十年时间里。

  生于成都的他,1947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,师承徐悲鸿、傅抱石诸大家,后任教于南京师大,以教授中国画史论为主。但“代言山川、见证时代”的梦想,一直在他心里酝酿。1978年,他回川考察明代壁画,“途经三峡,对三峡的雄秀迷恋日深。”1985年离休后,黄先生索性离开南京,带上画笔,只身回到成都。

  家乡的秀丽壮美,让黄纯尧的创作激情喷薄而出。据田旭中介绍,黄老曾前后21次(单程)赶赴三峡采风,采集一手资料,“他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!”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副教授韩安荣曾经陪他一同赴三峡采风,他说老人家有时想看一眼悬崖下的风景,就把自己绑起来,叫学生拉着,自己站到悬崖边上去,探身往下看。悬崖深的有几百上千米,而他又有糖尿病和高血压。大家要阻止他,他就说,“我宁愿死在外头,都不能不写生。” “他的座右铭是:为山川代言,为时代作画。”黄纯尧之女黄志维说。20多次三峡之行,令他收获颇丰,画逾2500张,其本人也被画界誉为“黄三峡”。昨日,记者在琴台路的艺林阁画廊内看到,他们收藏的黄老的许多作品,多是三峡风景。时隔多年,其雄秀之气,依然力透纸背,跃然纸上。

性情开朗

兴之所至常随口吟诗

  对传统艺术的不懈追求,让黄老历练出一种受人称道的品行。田旭中曾在2004年拜黄老为师,在他心目中,老人家不仅才艺出众,而且为人正直、真诚,这让很多人都有同感。

  “他总是手把手地教你,毫无保留。”曾师从黄纯尧的韩安荣说,黄老他对所收的弟子不仅不收分文,还常奖励弟子们纸墨笔。

  黄老也是一位性情开朗的老人,兴之所至常随口做诗。当年,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分了一套七楼的住房给他,他竟也诗兴大发:楼前有树也有花,九十四级往上爬。一步一步不嫌累,走投无路便到家。后来,他搬到成都府南河边居住,对窗外的车水马龙竟也触动诗情:似带南河水东流,虹桥飞架南北通。车如流水马如龙,尽在无声电影中。

 

同行:他对艺术的执著值得我们学习

  “今晚听说这个消息,我心里很悲痛。”昨晚,记者联系上远在北京的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尼玛泽仁时,听说黄纯尧先生过世,他的语气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。他第一次知道黄纯尧,是从那幅著名的画作《银线横空谱新歌》开始,它在全国美展上露面后,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但直到黄纯尧先生从南京回到成都后,他才知道黄老原来也是四川人。他们曾经一起外出采风,搜集素材。在他眼里,黄老注重从生活中吸取灵感,向往广袤的山川,而不是闭门造车。即便他年事已高,但对艺术仍然葆有一种执著的追求,“在情感上有激情,在创作上有自己的想法,并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艺术风格,是我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一名山水派画家,他在艺术上的追求精神,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。”

【转载自成都商报 记者 辜波】